文|吕勇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泛亚电竞网站老师和同学们)
创建子校
与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一样,万事开头难。刚到大院时相关的各种工作学习生活设施还不完善,许多配套工程刚收尾,住房一度很紧张,基本上两家住一单元,有的还因住房问题发生了纠纷,好在大院这边也绝非一无是处,楼房质量很好,可抗八级强震是典型的山景房。
如果说生活困难还能够克服,那么孩子入学及学校教学水平的高低、师资力量的强弱才是父母最为牵挂的问题。刚来时我们只能到附近的王庄小学(又称永红小学)借读。西安虽是陕西首府但农村地区的教育情况并不理想,学校是半工半读,上午学习下午回家忙农活,若赶上农忙几天都不上课。王庄小学距离112大院不远,位于终南山脚下,但名为学校实际上就是农民晾晒庄稼的场院外加几排平房,条件比张艺谋拍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故事中的水泉村小学好不到哪去,教学设施基本没有,教室年久失修,桌椅板凳破旧,至于师资力量更是无从谈起。我们的到来使得原本只为王庄几十个农家娃提供学习场所的有限空间变得俞加拥挤狭窄,加上我们从大城市条件相对优越的学校转学到这里不适应,导致许多孩子的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对此家长们十分着急,有的将孩子送到附近教学条件较好的学校就读;有的干脆让孩子辍学改由自己辅导,为解燃眉之急112、165两个单位的领导最终决定成立子弟学校,校领导由所里从基层干部中选任,教师则主要由职工和家属担当,好在科研院所知识分子多就连家属的文化水平也不低,尽管子校的整体教育水平与城区尚有差距,但比起王庄小学还是上了个大台阶,这样一来困扰孩子学习的问题才初步得以缓解。
1999年春,作者在子校
112子弟学校建在大院的东南部,地势为全院最高,主要为两排平房中间夹一个不大的操场,对着校门处还有一家粮店,整体像是一座放大版的老北京四合院,校领导和教师们主要在操场南边的房间办公,教室大部分都在操场北边,因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人数不多,从小学到高中每年级只编成一个班,初到时我们班是四年级,课堂也在北边。
子弟学校的教职员工及同学来自五湖四海,各兄弟民族皆有,口音也是南腔北调,校长汤克伟是湖北人(后期继任的贾校长是西安人),英语教师李再琨是浙江人,常识课教师代泽常是贵州人,教政治、语文、地理、数学、物理、化学课的老师都是四川人,工宣队徐师傅是陕西人、张师傅是上海人,子校还有部分少数民族教师和同学,曾任我们班主任的李荣秀老师是广西壮族人,教音乐课的和老师是云南纳西族人,泛亚电竞网址教政治课的张老师是藏族人,朱光同学是吉林延边朝鲜族人。
我们全班先后有二十几名同学,男女同学比例大约各占一半,从小学至高中同学的变化比较大,吴红卫、吴远征、庞信平、蔡松筠中途转学了;袁建军,何守义、杨晋敏的父亲是军代表因工作调动也先后离开了子校;董福遂、周丽萍、徐志强是中途插班进来的,插班最多的陈琦、薛中、李莉等15名同学是大院毗邻单位兰州军区军政干校的子弟,他们的到来为我们班带来了“国防绿”,添加了军旅气息,这也是我们全班人丁最兴旺的时候。
当年全班师生在兴庆公园沉香亭前合影
那时,我们上学条件非常简陋,既没有校服也没有校车,没有电脑也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学生穿戴非常单调,男生最时尚的服装是父辈留下的曾佩戴过军衔的55式旧军装,若再配一顶55式的军便帽,那足以在同学面前炫耀许久,平常穿的最多是65式绿军装或灰蓝色的小中山装,春秋冬三季都一样,也有的同学穿家长发的工作服,鞋子是解放鞋或布鞋,家庭条件好的同学有穿运动鞋的(当时的品牌是“回力”),皮鞋很少有人穿;女生好一些,每人一件花格子的上衣,梳一对羊角辫,扎两个小蝴蝶结,也有留短发的,整体上比男生干净整齐。
我们的学习用具也很简单,每人一个军用书包、内装几册课本和作业本,铅笔、圆珠笔、橡皮擦外加一个金属铅笔盒,如果有一个彩色塑料铅笔盒或带香味的橡皮擦就算是阔气了。教室是平房,一块黑板,上面是毛主席像,两边是主席题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课程与现在比相对简单但也齐全,小学是语文、算术,中学是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物理、化学、外语(英语)、常识,每周有体育、音乐和劳动课。那时学生的学习负担没有现在这样重,孩子们的业余时间较为宽裕,放学回家将作业完成后可以尽情玩耍。
当时的学校没有空调设备,夏天很热,冬天要自己生煤火取暖。我们采取的是学生轮流值日制度,每人一天,排到谁由谁早上第一个到教室生煤火,擦桌椅板凳,打扫卫生。现在看起来,这种自己动手不求他人的做法本身就是很好的教育方式,对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的健康成长益处颇多,防止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
子弟学校遗传了许多家长都有雅号的“习俗”,因为在112大院无论是领导还是职工,很多人都有绰号,比如:大把抓、猫仔、小偷、老四、雪花鸡、娜塔莎等。有其父必有其子,既然大人如此子女便无法免俗,我们班是典型几乎人人都有外号,往往是新同学刚来没几天绰号就出来了,这些外号有以电影中反派人物的名字命名的,有以动物名称命名的,有以国名命名的,也有以长相命名的,有的同学绰号叫胡汉三、何大拿、萝卜头,有的同学叫猴子、毛驴、易大利、瓢子、嘎嘎、扒皮、眼镜,有位同学兄弟三人都在子校上学,老大老二老三分别叫鸦片、阿太、小三儿。董福遂是从山东到西安来的,他非常纯朴憨厚,刚来的时候正赶上班里组织诗歌朗诵会,老师动员大家踊跃登台,但没有人上台,董是新来的,同学们就撺掇他上去,董福遂经不住大家的哄劝昂首阔步登上讲台,当他用充满激情的胶东口音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诵《理想之歌》时,引得大家阵阵窃笑,于是那句“红日、白雪、蓝天,乘东风飞来报雪的群雁.泛亚电竞网页版.....”的开场白也就成了他日后“董红日”的雅号。尽管这些外号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也不乏恶意搞笑胡编乱造,但的确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活跃了气氛令人捧腹。
学校内的粮店
全班同学性格廻异,各有所长:高辉进步最快,小学时第一批戴上红领巾,中学时第一个入团;陈琦、何守义体能最佳,手脚最敏捷;庞信平最有幽默感,说话时双手并用,连比带划;王文武最调皮,满嘴俏皮话;周宇辉最帅,穿衣服最整齐;朱光脾气最犟;任海泉心眼最多,好耍小聪明;黄继宝最憨厚,说话口拙一着急就口吃,期期艾艾;薛中最随和,性格开朗;牛志良最斯文,戴一副近视眼镜,做事不慌不忙慢条斯理;董福遂最有山东人气质,豪爽大方乐于助人;冯建林最不服输,好与其他同学抬杠叫板儿;翁春明最有艺术细胞,歌喉嘹亮,有“小夜莺”之称;陈雪松的字写得最棒,堪称字贴;梁学峰体态最胖,大家习惯叫他梁胖子;戴勇最老实;蔡松筠的记忆力最好;姚德瑞走路姿态最优雅,象个企鹅;陈红学习最用功;徐燕幸最聪明,不仅功课好且绘画技能娴熟;吴红卫、吴远征是姊妹俩,她们的学习成绩最佳;孙莉说话声音最有特色既高亢又尖利;姚德珍在女生中个子最高;蔡晓红最酷爱运动;刘京伟、李忠芬最低调沉稳;谷秀娟最腼腆,有话就脸红,可谁也不会想到这位萌萌哒的小姑娘日后竟能歌善舞成为一名业余舞蹈家。【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吕勇,男,今年57岁,现供职于北京市公安局,1969年—1977年在西安求学。
【上期导读】
吕勇|秦风秦韵觅故音(连载之一)
李俊辉|村里那棵大白杨贺绪林|最后的庄稼汉
(点击本标题可直接阅读)
用文字温暖生活
满天都是星
微信号:mtdsx2014
投稿邮箱:mantiandoushixing@qq.com
QQ群:152193166
有话要说...